摘要:这篇文章的标题,并未作任何的夸张化处理。之前,有写过几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紫砂壶的成本,里面有提到一把真正的全手工紫砂壶的成本必定在800或1000以上,毕竟人工费摆在那里。但在昨天,老友来我家喝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直呼我太天真,身在茶壶窟...
这篇文章的标题,并未作任何的夸张化处理。之前,有写过几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紫砂壶的成本,里面有提到一把真正的全手工紫砂壶的成本必定在800或1000以上,毕竟人工费摆在那里。但在昨天,老友来我家喝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直呼我太天真,身在茶壶窟、埋头死做壶,思维却停留在10年前:
【网络图片】
现在,很多壶商已经可以将每把全手工紫砂壶的总成本控制在400元以下,将每把全手工紫砂壶的手工费控制在300左右,而且已经非常成熟,核心就是“标准化、流水化”生产:
壶商手下有3个工手,本来每个人每2天能做一把全手工紫砂壶,每把壶收入600元的手工费,换算成每天每人收入就是300元。壶商一看,每把壶600元的手工费成本太高了,代工没竞争力,得减!于是,他借鉴了“富士康”的生产模式:
【网络图片】
让A只负责全手工起身筒、做盖子;B只负责装嘴把、掇嘴把;C只负责修整壶型、了胚。平均下来,A每天能做3个壶身,B每天能完成3把壶的嘴巴安装,C每天能完成3把壶的修整了胚。
【网络图片】
对于A、B、C来说,每天收入变,但只需要不停的重复就行,工作简单了、风险也小了。对于壶商来说,每天支出不变,但平均到每把壶的手工费却只要300元,达到了预期目标。这种两厢情愿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类似的合作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展开。如果你去宜兴丁蜀,经常会看到一个工作室里面放了很多张泥凳,这就说明他们大概率是采取这样的方式生产。
【网络图片】
看到这,很多壶友,特别是新手壶友会大呼高兴,这意味着可以少花钱的情况下就能买到全手工紫砂壶了,反正我不需要职称壶,只关注壶本身,简直就是福音啊!
但这想法未免有些天真,毕竟空出的利润是商家留给自己的,不是留给你的!而且,即使你以低价拿到了这样的一把全手工紫砂壶,但有没有想过这两个问题:
1.你选择全手工紫砂壶的初心是什么?
2.评判一把全手工紫砂壶的标准是什么?
【网络图片】
一把紫砂壶的评判标准,无外乎5个方面:泥、型、工、款、功。泥就是泥料、型就是形体、工就是做工、款就是款识(是谁做的)、功就是功能性。
即使我们天真地相信,壶商会大发慈悲地用原矿优质泥料去大规模生产这类全手工紫砂壶;即使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流水化组装的全手紫砂壶,其架子、明针各方面都还算到位;那么这个款识又该怎么落呢?落3个人的名字?还是落“中国宜兴”?恐怕最终还是落得某某特定人的名字吧,敢问这样的壶与造假有何区别?这样的全手工连半手工都不如!
【网络图片】
反过来再说泥料,一个人连颜面都不要了,你认为他还会在意这些更加无所谓的东西?
看到这,有人要拿出紫砂泰斗顾景舟当年和别人联手做水平、做仿古的例子来反驳了。但是,天底下就一个顾景舟啊,而且分析事情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切忌断章取义!为什么一定要拿前人的无耐之举来作为自己狡辩的素材呢?
【网络图片】
最关键的,此风一旦助长,就会陷入破罐子破摔的怪圈:料差点没事,只要无毒即可;型差点没事,只要像把壶即可;做工差点没事,只要不漏水即可;款不对没事,反正我也在乎什么工匠精神。如果是这样,为何不直接用玻璃杯?长此以往,紫砂行业该何去何从……
【六方掇球 · 本文作者制】
好了,我该做壶去了,如有其他疑问,欢迎搜索【氿岕紫砂】,期待与您切磋壶艺!
本文【氿岕紫砂】原创,并有全网版权保护,凡抄袭、洗稿,将自动追责,切莫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