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58:03 | 浏览:1
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
提梁壶是指以提梁为把的紫砂壶,它是一种比端把壶年代更早的壶式。
因为古人饮茶,是将茶壶放在茶炉上烹煮,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
▲明 王问 《煮茶图》
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提执时比较省力,也不易损坏,只是斟注时较为费力。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提梁壶的所有类型,其中有你收过的吗?
1
// 大彬提梁壶 //
大彬提梁身筒呈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此件大彬提梁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是传世大彬壶中最完美的一件杰作,国宝级文物。
2
// 吴经提梁壶 //
吴经提梁壶出土于吴经墓,制造年代明代,高17.7厘米,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收藏。根据墓志考证,这是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壶。
3
// 玉璧提梁壶 //
此壶为顾景舟先生取其代表作“提璧壶”之造型,最初由高庄教授参与设计、顾景舟反复修改、设计定型,是顾景舟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的作品。在盖面处作较大改动,作玉璧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4
// 鹧鸪提梁壶 //
这把提梁壶的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见棱见方的三柱高提梁,从侧面望去犹如一只飞翔着的鸟儿的头部。鹧鸪在历代诗人笔下,总是凝结了人生的无奈与忧伤,而当时顾景舟的老伴患病,在上海陪老伴看病时,顾景舟也已是迟暮之秋,他将这壶命名为“鹧鸪”,一切感慨都融入了其中。
5
// 此乐提梁壶 //
此壶系“壶艺泰斗”顾景舟与当代艺术家韩美林合璧之作。其创作精髓在于高而突出的提梁,动势飞扬,协调呼应。从紫砂壶的工艺角度,提梁越高制作难度越大,需要制壶者对紫砂的泥性有绝高的把握。
6
// 雨露天星提梁壶 //
雨露天星壶是由顾景舟与韩美林合作于1988年,制成之后即参加香港紫砂展览。雨露天星壶将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远观此壶,仿佛飞鸟于天。
7
// 三足提梁壶 //
此壶壶式创意来源于古代青铜器礼器造型。型为三足鼎式,壶身扁圆,敦厚饱满。方形提梁与圆形壶体相互呼应,虚实相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圆融合之意。此壶造型光素简洁,古意盎然,颇具壮硕古韵之美。
8
// 南瓜提梁壶 //
曼生十八式中的南瓜提梁,而这把壶的诞生,还和陈曼生的偶像苏东坡有关。陈曼生可谓是苏东坡的狂热粉丝,一生所崇拜者首推东坡,常自称“坡仙之徒”。话说有一年冬天在陈曼生的生日聚会上,曼生与朋友喝茶吟诗,期间友人谈及东坡名句:“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曼生突然想到当年东坡煎茶并非端着壶,而是提着壶,因此决定设计一把提梁壶像自己的偶像致敬。于是等宾客散尽,一整个夜晚陈曼生都在绘制提梁壶,更改数次都不满意,转眼就到天亮。曼生漫步到庭院,正好碰到侍女送来南瓜羹,曼生顿觉灵感突现,想到当年苏东坡回归田园生活,院内外都种有南瓜,而自己又自称坡仙之徒,便以南瓜为型,以南瓜为壶身,绘三叉提梁,得南瓜提梁壶。
9
// 石瓢提梁壶 //
曼生一日翻读《桐君灵》研究茶汤药效,恰逢好友钱菽美到访,曼生便用新制的石瓢泡茶款待,好友随口说:“石瓢是你最爱的壶型,为什么不改成提梁造型,再看看效果呢?”,曼生听了心动说又得一新壶呀。”而石瓢提梁也成为曼生十八式中唯一有所重复的造型,可见曼生爱石瓢之深。
10
// 东坡提梁壶 //
东坡提梁相传为宋代苏东坡所创制,壶身为灯笼状圆形,壶钮为短截枝干;—捺底;一弯流。提梁为三叉状:前梁呈弯弓形开叉,横置壶肩,弯弓上连接一竖把至壶后接于壶肩;提梁为扭曲枝干状,与壶流呼应,饰枝干形。
11
// 曼生提梁壶 //
曼生提梁又称“石铫提梁”,是曼生十八式中重要器型之一。壶身与提梁比例各半,由下至上形成近梯形状,中间由肩上圆弧和隆起的半圆盖,高高的桥塑钮加以 变化、缓冲,配上长直嘴,显得通壶精气有神。
12
// 竹节提梁壶 //
竹节提梁壶为乾隆时期宜兴制陶名家陈荫千首创,现传世陈荫千制竹节提梁壶有数把,藏于南京博物院。茶壶整体造型仿自竹段,椭圆形壶身,竹节围饰弦纹一圈,壶嘴塑成三节竹节曲流,壶把则为两枝细长竹枝缠扭成提梁式,盖纽亦为双竹枝相扭呈拱桥式。
13
// 曲壶 //
曲壶是由张守智、汪寅仙合作设计,汪寅仙独自制作而成。“曲壶”的创作突破了紫砂壶艺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作品的形象来源于蜗牛的有机生态,整个壶体只用一条涡线贯穿。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14
// 洋桶 //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是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15
// 扁竹提梁壶 //
扁竹提梁壶是周桂珍早年为丈夫高海庚设计的一把壶,被业界视为周桂珍的代表作之一。此壶以两节竹段为壶身,从壶底至钮,以若干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或阴或阳,或凸起或凹陷,壶流为一枝向上昂然之竹干,一弯有力,与提梁相呼应,尽显雄伟挺拔之力。
前言自从人类掌握了火的利用和控制,再加以利用水和土,促成了它们的神奇结合,才有了陶器,即将一种天然物质(泥土)转变为另一种有用材料或器物。陶器的出现及其工艺发展使人类早期生活发生非常重要的转折,从此打开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大门。我们祖先早在旧石
茶百科·古今茶具(三十七)紫砂壶的起源和明清成名今天我们一起从文献和考古中去看看茶壶界的扛把子——紫砂壶的成名史。紫砂壶起源关于紫砂产生的年代,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早在宋代就已有紫砂器,但学术界比较认同紫砂起源于明代说。至少在明代中期,宜
关注我,实用经验送上——最近发现很多朋友准备入手紫砂壶,但新手们最开始买壶的时候其实很容易掉入各种“坑”。玩壶的前提当然是要懂壶,如果连基本的知识都不了解,很可能会花了高价买了劣质品。下面总结了新手买紫砂壶最容易掉进的12大坑,供大家有个参
我们很多人平时都会有喝茶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茶具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在泡茶的时候我们有的人会选择盖碗,但是有的人就会选择紫砂壶,这都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各人习惯来的。那么叶掌柜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紫砂壶的一些问题,每一样东西和同类相
一个好的品茶者要学会养壶,而且紫砂壶还具有灵性,能与你进行感情交流。即你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摩挲保养,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那么,紫砂壶的保养有哪些需要注意
大家常说不同的茶因为特点的不同,要找到匹配它的器具,才能冲泡出最迷人的风味,这也是爱茶之人皆爱紫砂的原因。当我们讨论什么样的茶,适合什么样的壶来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紫砂壶这么适合泡茶,它究竟有什么特点能够一下子坐到了茶
陈菊芳(顾绍培门徒)之仿古壶我觉得紫砂壶好,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艺术、实用和提升。希望深谙紫砂之道的您,再来补充,狗尾续貂。一,紫砂壶是一门艺术1.紫砂壶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紫砂壶,从开矿石,到风化,研磨,炼泥,陈腐,到制壶成生坯,入窑烧制成品
紫砂壶在中国存在了几百年时间,跟着时代潮流,样式层出不穷,多的让人数不清。但其中有这么十款,百年不过时,深受制壶匠人和玩壶人的推崇,地位非同凡响,无法撼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是哪几款吧。石瓢“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石瓢壶是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
紫砂壶结构的“主体”和“附件”都指的是什么呢?“主体”和“附件”的区分,是就紫砂壶的结构而言的。紫砂壶的钮、盖、口、颈、肩、腹、足、底、流、把等,相对于壶的整体而言都是局部。居中的钮、盖、口、颈、肩、腹、足、底,这八部分称为紫砂壶的结构主体
手工,简单的来讲表示茶壶的整体的创作流程大部分全是由工艺师完成,没有什么紫砂壶模具。一般一个全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壶价格都比较高,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价格高利润也高,但是为什么市面上真正的全手工紫砂壶也不是很多呢?对于工艺师的工艺水平,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有很多玩壶人会说:这年头哪还有买几十块紫砂壶的?嘿,你别说,打开某些平台几十块的紫砂壶比比皆是,销量还都不错,几十块的紫砂壶还真有人买!别不信,前几天我就遇到个壶友,花五十买了把紫砂壶,回去和朋友喝茶,朋友都不敢喝,场面一
紫砂壶不是“万能茶具”!这3种茶具不输紫砂壶,给大伙瞧瞧。一说到紫砂壶,应该都不陌生,紫砂壶是很传统的茶叶道具,好用而且有艺术感。紫砂壶不仅仅是喝茶用的茶具,更是艺术品,出自名家大师之手的紫砂壶,价值不菲。别看作紫砂壶只是玩泥巴,其实挺难的
茶圈说,每一个喝茶之人,都应该有一把紫砂壶。那么紫砂壶可以泡哪些茶呢?有什么茶又不适合用紫砂壶泡呢?泡茶神器千万种,紫砂壶可以说是最有特色,也是以价格高昂而闻名,稍带一点名气的大师手工壶,都是几千上万元,更不用说真正的大师之作了。不是一般的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有一笔一定是浓墨重彩,那就是紫砂壶。虽然泡茶的用具很多,从铁壶,铜壶,银壶,锡壶到玻璃壶等等,可紫砂壶却是最特殊的存在。不仅受到历代文人喜爱,更是老少皆宜,享有“壶中壶”的美誉。 △《紫砂壶鉴赏手册》 湖南美术出
1. 色香味皆蕴紫砂陶是从紫砂泥中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来泡茶,色香味皆蕴。科学机构也因紫砂壶“暑月越宿不馊”一事,对紫砂壶与陶瓷分别做了测试,证明紫砂陶较陶瓷优胜很多,这一结论是基于紫砂原料的特性。2. 砂质茶壶能吸